欢迎访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尔果斯政府网站!
今天是:
无障碍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投资促进 > 最新动态

出口货物属地作业时间压缩80% 全国首创通关模式落地新疆

时间:2025-05-19  文章来源:霍尔果斯市零距离  作者:  

5月16日,乌鲁木齐海关、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开展的“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改革在霍尔果斯口岸和乌鲁木齐陆港区、石河子市同时启动,标志着此项改革在全国铁路口岸及腹地城市的首次落地。

“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改革启动仪式现场。永程帆摄)

在霍尔果斯口岸调度中心,伊犁州党委常委,霍尔果斯市委书记冯卓参加启动仪式。他说,海关总署、国铁集团创新推出的“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重要理念的实践路径和具体行动,对于进一步提升口岸通行效率、畅通国际物流通道、助力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具有重要意义。霍尔果斯将加快推进智慧口岸建设,持续完善口岸基础设施,不断优化通关流程,稳步推进改革措施落细落实,打造更加高效便捷的东联西出铁路大通道,为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与会领导共同见证三地首趟“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列车发车。永程帆摄)

为进一步发挥新疆区位优势,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乌鲁木齐海关、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攻坚,共同推进“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改革在新疆率先开展。

乌鲁木齐海关口岸监管处物流监管科科长努尔艾力·阿布都克力木说:“‘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改革是通过实现单证智慧申报、海关智能检查和关铁信息共享打出的改革‘组合拳’,铁路口岸运能及整体通行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各项改革举措‘串珠成链’‘总装集成’作用下,进口货物口岸通行时间从2-3天压缩至16个小时,降幅达70%,属地出口货物作业时间从6小时压缩至1小时,降幅达80%。”

随着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等深入推进,铁路跨境运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伊犁州党委、霍尔果斯市委的大力支持下,今年以来,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班列日均通行数量保持在25列以上,平均每2个小时就要完成一列入境返程中欧班列的换装。截至目前,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的中欧(中亚)班列累计超4.6万列,通行班列线路总数87条,可辐射境外18个国家、46个城市和地区,成为国际物流陆路运输的“黄金通道”。

霍尔果斯站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副主任李安康说:“我们积极加强与海关的配合,做好‘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改革的推行落地。通过数字口岸系统的建设与使用,实现铁路、海关数据实时互通,准确掌握列车动态及货物放关信息,预计提升车辆周转效率20%以上。”

近三年来,新疆铁路口岸过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2024年过货量2865万吨,占全疆陆路口岸过货量近7成,占全国铁路口岸过货量的1/3,通行中欧(中亚)班列1.6万列,占全国5成以上,新疆作为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的作用不断增强。此次改革不仅是新疆铁路口岸通行效能的提质升级,更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举措。

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霍尔果斯负责人李祥银说:“我们公司进口的货物入境后,一般要在口岸停留2-3天,办理申报、查验、换装、发运等手续。现在效率提高了,仅需十几个小时就能提离口岸,综合核算成本,单车费用由之前的600元下降至目前的0元。”

霍尔果斯将更好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巩固拓展“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改革成效,持续打造中欧班列这一共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