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尔果斯市司法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探索创新,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着力提升青少年尊法学法守法意识和能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法治根基。

打造多元普法课堂,让法律知识“活”起来。开展“订单式+情景式”普法:深入学校、社区开展青少年法治需求调研,根据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量身定制法治课程。组织法院、团委、法治副校长、律师、司法所工作人员等走进校园,以模拟法庭、法治情景剧、法律故事演讲、国旗下普法等形式,将抽象的法律知识融入生动的情景之中,让青少年在参与和体验中感受法律的威严和公正。截至目前,开展“订单式+情景式”普法活动25场次,参与学生达2000余人次。

开展“线上+线下”普法: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打造“线上+线下”双轨普法模式。线下学校开展法治文化节、法治主题班会、法治手抄报比赛、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线上依托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平台,开设“青少年法治微课堂”“法律小常识”等专栏,定期推送动漫、短视频、图文等形式的法治教育内容,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法律知识。其中,在抖音上发布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解读”系列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达到1万余次,受到了广大青少年和家长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加强法治阵地建设,让法治氛围“浓”起来。建设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霍尔果斯市司法局打造法治教育基地,并设立青少年法治教育板块,通过实物展示、案例剖析、多媒体演示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向青少年普及法律知识。今年以来,已组织10所学校的1000余名学生到法治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让青少年在沉浸式的法治体验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

打造校园法治文化长廊:在各中小学校园内建设法治文化长廊,将法治名言警句、法律知识展板、法治漫画等融入校园环境建设,使校园的每一面墙、每一条走廊都成为法治宣传的阵地。同时,举办校园法治文化节,吸引了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形成了“人人学法律、个个讲法治”的良好风尚。
完善工作保障机制,让法治教育“实”起来。健全法治副校长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法治副校长的选聘、管理和考核工作,从司法行政系统、律师队伍中精心挑选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责任心重的人员担任法治副校长,实现辖区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全覆盖。建立法治副校长工作台账,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要求法治副校长每学期到学校开展法治讲座、法律咨询服务、校园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今年以来,法治副校长共开展法治讲座10余场次。

强化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加强与教育、公安、团委、妇联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健全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联动机制,有针对性解决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联合开展“法治进校园”“关爱留守儿童”“青少年维权行动”等活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通过一系列举措,霍尔果斯市司法局在提升青少年学法用法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青少年的法治意识明显增强,法治观念深入人心,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不断提高。下一步,霍尔果斯市司法局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丰富工作载体,持续提升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司法力量。(刘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