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霍尔果斯以独特的产业优势、人文优势和地理优势,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让口岸经济释放出越来越大的潜力和活力。
这段时间,位于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的霍尔果斯万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正在忙着生产一批来自疆内两家大型农畜产品企业定购的货值720万元的饲料。该公司主要依靠哈萨克斯坦的小麦、大麦、玉米等原料进行饲料成品加工,综保区减免进口关税、进口增值税的保税加工政策可以使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大大降低,目前企业有2000吨大麦正在运输途中,这两项税款的减免可为企业节约45万元的成本。得益于“配套区+综保区”的双重政策,企业产品出综合保税区进入国内销售还可享受选择性征收关税政策,从进口到销售的过程中都能享受到优惠的税收优惠。
霍尔果斯万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莉说:“优惠的好政策和营商环境让我们加大项目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的信心更足了,明年将按照原有项目规划投建二期年产40万吨的生产线,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努力实现立足国内、联通国际的发展布局。”
2020年9月国务院批准将合作中心中方配套区整合优化设立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享受“配套区+综保区”双重优惠政策,具备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和保税服务三大功能。目前吸引了一大批涉及面粉加工、油料加工、饲料加工、食品加工等领域的项目考察落地。
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办公室副主任朱宏剑说:“我们将紧抓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区内农副产品类保税加工型企业以进口粮食粮油原料为依托,打造进口粮食粮油产品仓储、加工、销售、研发为一体的产业集群。”
产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走进霍尔果斯经纬纺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着手套清点、包装等工作。在政策的帮扶和企业自身的努力下公司实现了快速崛起,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拥有近500台各类高速智能手套机,两条点塑点胶生产线,生产各类礼仪手套、浸胶型劳保手套、织布、纺纱等10余个针织品类的全产业链企业,目前企业正在积极开拓俄罗斯、中亚、西亚等国际市场,生产订单已经排到5月底。
霍尔果斯经纬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爽说:“企业去年生产出口货值500万元的40万双羊绒手套订单让我们开辟国际市场有了更充足的信心,今年我们在外贸订单方面的计划在600万元以上,往中亚五国多地销售。”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继续发挥进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霍尔果斯抢抓机遇,继续发挥“综保区+配套区”的政策叠加优势和对外开放平台作用,深化“一区三园”体制机制改革,精准定位和加快发展各园区主导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承载能力,进一步促进进出口贸易多元化发展。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招商局(商务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管金忠说:“借助‘一带一路’建设东风,霍尔果斯充分发挥‘西引东来’、‘东联西出’的区位优势,围绕商贸物流、农产品及食品加工、机电装备、电子产品加工、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打造内外贸一体化加工基地。建立‘一对一’包联驻点机制,切实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今年以来,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共执行招商引资项目50个,我们将招商引资工作和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相结合,与更多的优质企业、项目共享‘一带一路’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