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落实《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要求,坚持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农业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法治学习,夯实依法履职根基。坚持“头雁领学”,建立“1+2+N”学法机制(1次季度专题研讨、2次法治专题讲座、N次会前学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乡村振兴促进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贯通学习,全年组织集中学法22次,局主要负责人带头讲授“耕地保护中的法治思维”等专题课3次。创新建立“法治实践周”制度,组织干部赴法治教育基地开展情景式教学6次,推动法治素养提升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二)完善制度体系,规范权力运行机制。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建立“法律顾问+业务骨干+群众代表”三重论证机制。全年审查规范性文件7件,清理废止过期文件6件,在土地流转等重点领域建立标准化合同模板12个。创新政务服务“云上办”模式,42项审批事项实现全流程网办,审批时限压缩65%。
(三)严格执法监督,维护农村法治秩序。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持续加大农业执法力度,聚焦农资打假、农机安全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35次,查处违法案件18起,罚没款0.975万元。联合公安(交警)、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6次,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年抽查主体12家,问题整改率100%。推行“柔性执法”,对轻微违法行为以教育整改为主,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8份,下达包容免罚告知承诺书3份,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
(四)深化普法宣传,营造法治乡村氛围。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围绕《种子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动物防疫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涉农法律法规,针对农资店、种植户、养殖户、农机手开展执法普法宣传40余次,普法人数200余人。实施“法律进村入户”工程,组织“春耕普法”“3·15维权宣传”等活动10场,悬挂横幅10余条,发放资料200余份,培训农牧民210余人次。持续开展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2024年培育示范户13个。
二、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深化依法行政体系建设。一是健全决策机制,建立重大决策“四必审”制度(政策依据必审、实施程序必审、风险防控必审、群众权益必审),2025年完成所有存量政策合法性审查;二是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人员培训,实行执法人员“岗前法治测试+年度案例考评”,确保持证率100%。
(二)实施法治护航乡村振兴行动。一是开展“合同体检”行动,加强对乡(村)土地、宅基地等合同法律审查;二是完善农业农村执法监管清单,制定执法计划,稳步提升霍尔果斯市农业农村领域法律知晓率。
(三)提升依法治理效能。一是构建多元解纷机制,建立“行政调解+司法确认”衔接机制,力争年度化解率提升至100%;二是强化风险防控,开展转基因生物安全等专项治理,完善应急处置预案;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实施法治能力提升计划,开展“执法大练兵”活动,组织赴先进地区跟班学习,培养复合型法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