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霍尔果斯硕果盈枝,继番茄、樱桃番茄、蟠桃之后,霍尔果斯白羽鸡也跻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国字号”的加持不仅擦亮了边境城市的农业名片,也标志着霍尔果斯构建起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走进霍尔果斯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智能温室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番茄藤顺着吊秧绳向上攀爬,翠绿叶片间缀满鲜红果实。与传统种植方式不同,这里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番茄根系扎根于无菌椰糠基质中,智能系统实时调控水肥、光照与温湿度,实现全周期精准管理。科技加持下,番茄品质实现飞跃,钙含量为普通番茄的6.6倍,铁含量更是高达12.2倍,维生素C等指标均超国家标准。产业园年产番茄近6000吨,75%供应新疆本地市场,25%销往北上广深。
伊车乡独特的气候禀赋与科技种植碰撞出甜蜜火花,15℃以上的昼夜温差锁住阳光养分,孕育出甜度适宜的优质蟠桃。“我们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广标准化种植,建成5000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一级果率超80%,冷链物流让蟠桃24小时直达疆外。”喀拉塔斯村党支部书记李龙龙一脸自豪。
白羽鸡产业的崛起是全产业链发展的生动缩影。霍尔果斯通过“链主企业+骨干企业+养殖场(户)”模式,成功吸引新疆东特、新帅食品等8家企业集聚,构建起从种鸡孵化、饲料加工到屠宰加工、有机肥生产的完整链条。环境监测传感器实时捕捉数据,自动喂料、精准控温系统有序运转,企业年屠宰量超2000万羽,白羽鸡每42天平均出栏250多万羽,配套建设的有机肥厂年处理鸡粪10万吨,可生产生物有机肥6万吨,既解决了养殖污染问题,又为果蔬种植提供了优质肥料,实现种养循环。目前,全市已建成标准化鸡舍140栋,带动182人稳定就业、360人灵活就业。
好产品更要有好名气。霍尔果斯深耕“品牌强农”战略,培育出“霍尔果”番茄、莫乎尔“西域龙珠”等区域公用品牌,注册“天山玉珠”“索伦果园”“伊力红”“伊力有鸡”等商标32个。霍尔果斯农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荣获“2024年中国果品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企业品牌20强”称号。
借助江苏援疆的东风,霍尔果斯农产品加速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在苏州设立的农产品展销中心累计销售额达到1.3亿元,“苏韵伊情悦享四季”品牌活动中,蟠桃、西梅等特色产品端上长三角市民的餐桌。在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马磊和妻子每天结伴上下班,两人月收入超1.2万元,“家门口就业既能照顾家里,收入又稳定,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伊车乡通过土地流转、订单农业等方式,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致富带头人456人。数据显示,当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0年的1.55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2.33万元,产业发展的红利实实在在惠及千家万户。
“我们将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为支点,持续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升级,让更多‘霍尔果斯制造’走向全国、飘香世界。”霍尔果斯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顾新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