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尔果斯政府网站!
今天是:
无障碍

新疆霍尔果斯市司法局组织司法所多渠道开展“三新”领域普法

时间:2025-10-27  文章来源:人民法治网  作者:  

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新疆自贸试验区核心片区,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尔果斯市依托跨境合作优势,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持续壮大,法治需求日益多元。近期,霍尔果斯市司法局统筹全市各司法所力量,立足“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定位,以精准普法破解“三新”领域发展难题,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筑牢法治根基。

靶向调研,锚定跨境普法需求焦点

霍尔果斯市司法局牵头各司法所组建专项调研组,深入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跨境电商产业园、司机之家、外卖公司等“三新”领域集聚地,通过双语座谈、问卷调研等方式摸清需求底数。

针对跨境电商、国际物流等新经济组织关注的涉外合同风险、知识产权跨境保护、数据安全合规等痛点,社会组织涉及的跨境公益规范、涉外服务流程等问题,以及货运司机、跨境务工人员等新就业群体关心的劳动报酬、工伤理赔、出入境管理等诉求,梳理形成涵盖高频问题的“涉外法治需求清单”。

在此基础上,联合驿路国际法务区入驻机构,编制多语种“普法菜单”,涵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实现“企业点单、司法送餐”的精准供给。

阵地联动,织密跨境服务网络

霍尔果斯市司法局依托“法务区+司法所”联动模式,将工业园区司法所设为涉外法律服务前沿阵地,设立涉外纠纷法律服务站,承担咨询调解等职能,已成功化解跨境经济、货物运输等纠纷451件,涉案标的额76万美元。在司机之家及跨境电商园区嵌入法治服务点,配备双语普法资料。在货运场站、合作中心等新就业群体集中区域,升级“法治驿站”,提供多语种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在驿路国际法务区,利用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化解涉外矛盾纠纷455件。

形式多元,激活涉外学法热情

霍尔果斯市司法局创新推出“多语种+数字化”普法载体,组建涉外普法人才队伍,开展“国门下普法”“法治夜市”等特色活动150余场次,覆盖中外群众4700余人次。联合高校、律所开展涉外法律培训12场次,覆盖企业350余家,围绕“新三样”出口规范、平台经济合规等内容详解法律要点。运用短视频平台制作双语“普法微剧”,解读跨境合同纠纷、工伤认定等典型案例,在中外商户和务工群体中广泛传播。在口岸商圈开展“沉浸式”普法,通过模拟涉外纠纷调解场景,让法律知识直观易懂。

分类宣讲,强化精准普法实效

霍尔果斯市司法局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定制化宣讲,在跨境电商企业和国际物流公司,聚焦货物运输风险、出口退税规范等内容,结合真实案例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防范经营风险;在货运场站、网约车服务点,以“双语普法”形式详解交通事故处理、欠薪维权等实务问题,现场解答“跨境运输误工损失主张”等疑问。联合中南民族大学在中哈霍尔果斯边境合作中心开展“三语”普法宣传活动,现场发放涉外法治宣传资料并设置法律服务咨询台,为中外游客及商户解答法律知识。目前,共发放宣传资料9000余份,接受法律咨询500余次。

双向赋能,打造国门普法新格局

霍尔果斯市司法局推动“三新”群体从法治受益者转变为传播者,发掘培养精通双语的“法治带头人”,吸纳跨境货运司机、合作中心商户等加入“流动普法宣传员”队伍,在日常工作中传递法治知识、收集涉外民意。建立“需求摸排—精准供给—效果反馈”闭环机制,依托驿路国际法务区线上资源库,发布涉外法律知识和风险提示,开通法律呼叫中心专线,实现普法服务“线上触达、线下响应”。

下一步,新疆霍尔果斯市司法局将持续指导各司法所深化“三新”领域普法,优化双语普法矩阵,强化与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协同,让法治阳光照亮跨境发展之路,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更高水平法治保障。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