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尔果斯政府网站!
今天是:
无障碍

新疆霍尔果斯市:高质量法治保障口岸经济发展 高标准涉外法治护航对外开放

时间:2025-10-27  文章来源:人民法治网  作者: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尔果斯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将法治建设与基层治理、民生服务、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深度融合,让法治精神浸润社会肌理,以高质量法治护航口岸经济发展,以高标准涉外法治助推高水平对外开放。

坚持政治引领,构建普法工作体系

霍尔果斯市委、市政府将“八五”普法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重点工作,定期召开常委会、常务会专题研究部署。成立了由霍尔果斯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霍尔果斯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成立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统筹协调全市普法工作。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制定并动态更新普法责任清单,覆盖全市6个乡(街道)、40多个市直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将普法工作纳入综合绩效考核、平安建设、文明创建等考核评价体系,强化结果运用。明确共性普法责任清单13条,40个普法责任制成员单位普法责任清单200余条。配齐配强市、乡、村三级专(兼)职普法骨干队伍,发展“法律明白人”92名,法治志愿者队伍120余人。持续完善县(市)“五个一”、乡(街道)“四个一”、村(社区)“三个一”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将法治文化元素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城镇建设,建设法治文化公园1个,法治文化广场1个,法治教育基地4个,法治宣传电子屏18个,投放法治融屏40个,打造法治文化街1条,法治宣传长廊3个,安装法治宣传栏(灯箱)150余个。

聚焦核心任务,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霍尔果斯市紧盯“关键少数”,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法述法等制度,常态化开展理论中心组学法、党校学法、网络学法、任前考法,每年组织开展全市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题述法,新提拔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测试。2020年以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法420余场次,党校(行政学院)等主题班次讲法20余次,组织新提拔领导干部任前考法318人,组织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60余场次,组织领导干部参加“法治讲堂·逢九必讲”法治培训62期,参加人数7400余人。

霍尔果斯市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全市20所中小学校100%配备法治副校长(辅导员),常态化开展“开学法治第一课”、“宪法晨读”、模拟法庭、手抄宪法等“法治进校园”活动;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建成霍尔果斯海关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霍尔果斯市税务局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霍尔果斯市法治教育基地,三大法治教育基地年接待学生超3000人次;通过开展法治宣讲、以案释法、旁听庭审和青少年模拟法庭赛等各类宣教活动,提升青少年的法治意识。自2020年以来,开展各类“法治进校园”活动200余场,开展模拟法庭30余场次,组织学生参加旁听庭审16场次,组织学生参观法治教育2万余人次,青少年法治素养明显得到提升。

霍尔果斯市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开展“送法进企业”、“法治培训”等活动200余场次,推进“万所联万会”工作,组建助企纾困法律服务团,开展“法治体检”,开展法官进民企、检察官助民企活动,为企业经营者提供精准有效的法律服务;公检法司等部门联合妇联、工商联对商(协)会会员、民营企业家联合开展“法治守护半边天携手建功新时代”“预防电视网络诈骗”“检察开放日”等培训活动。自2020年以来,霍尔果斯市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治培训80余场次,参训企业1200余人次,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6场次,对100余家进行“法治问诊”,企业依法经营、合规管理、风险防范意识显著增强。

针对村(社区)“两委”干部、人民调解员、网格员等,霍尔果斯市开展乡村振兴促进法、土地管理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民法典等与基层治理密切相关的法律培训320余场次。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13户,开展培训36场次,使其成为基层普法宣传、矛盾化解、法律服务的重要力量。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逐步形成。

创新普法方式,增强法治沁润力度

霍尔果斯市推进“互联网+普法”,打造“法治霍尔果斯”抖音账号。“特区·普法”专栏刊发普法稿件230余篇,网络普法“小课堂”发布视频200余期,抖音“法治霍尔果斯”发布普法视频96期,依托LED宣传屏展播法治公益广告、宣传标语等共8500余条,在重大时间节点推出线上有奖竞答活动35场次,参与人次达4100余人,利用朋友圈、微信群转发以案释法、法治动态信息4700余条,指尖上的微普法成效凸显。组织“百场法治文化年”“法治教育基地万人观学”“法治文化基层行”“法润边关·法治同行”等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1200余场次;利用“伊犁人的奶茶会”“马背上普法”“爱心妈妈宣讲团”“普法志愿者服务队”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60余场次,将法治文化融入到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利用“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等重大时间节点,精心策划组织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集中普法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法治宣传氛围。累计开展大型集中宣传活动6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0余万册,惠及群众8万余人。

深化多元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霍尔果斯市持续开展多层次创建活动,“八五”期间“自治区民主法治示范村”伊车嘎善村完成复核。成功创建全国文明镇1个、自治区文明单位1个、文明村镇5个、文明校园1个、文明家庭1个,创建率达100%。发布“国门最美”“国门好少年”“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200余人,持续开展“四大文明行动”“文明新风进万家”“六大习惯养成”专项行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市、乡、村人民调解组织,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效衔接,构建多元高效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全市共成立建成“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20个,各级人民调解组织40个,人民调解员261名,成立“刘婷个人调解室”“徐江远个人调解室”“董誉个人调解室”“丁香湾老候调解室”等10个个人调解室。

2020年以来,霍尔果斯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累计化解矛盾纠纷1740件,调解成功率98%,其中人民调解1740件,涉及金额21280.75万元,行政调解1121件,涉及金额212.6万元,效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霍尔果斯市、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实现全覆盖,“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全面落实,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八五普法”期间,霍尔果斯市打造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乡级服务站5个、村(社区)工作室18个,推动市乡村实体平台、“中国普法”“法治新疆”网络平台、12348热线平台等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融合发展。“八五普法”期间受理法律咨询9000余件、公证3203件、法律援助238件、12348接听1513通,接待群众20000余人次。

聚焦涉外法治,护航“一带一路”建设

霍尔果斯市对标国内先进地区的涉外法治成就,以涉外普法宣传、涉外法律服务、涉外法治启蒙、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为抓手,建设霍尔果斯驿路国际法务区,用高标准的涉外法治护航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积极推进涉外法治推进网络平台建设,开发法务区网站、小程序、公众号,搭建了以驿路国际法务区为引擎,境内外法律服务机构双向联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驿路国际法务区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工业园区司法所、新疆区域性股权市场霍尔果斯服务基地为联动发展的“一引擎、双联动、四驱动”功能布局。

采取“政府引导+孵化器招商”“实体+云”入驻模式,引进各类涉外法律服务机构28家,积极融入自贸片区人民法庭、检察室等功能,有效化解涉合作中心矛盾纠纷273件,办理涉外公证987件,审理涉外民商事案件117件,在合作中心开展涉外普法。开通全球法律呼叫中心及全球出海呼叫中心专线,为企业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渠道。继续加强与高校合作,通过走访调研市场需求,联合新疆大学完成2项课题研究。4个“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实践基地”持续发力,2025年累计接收18名法学及俄语专业研究生来霍实习,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注入新活力。深化“41633”营商环境体系建设,打造“会展+法律服务”机制,实现与法务区入驻机构协调联动,为来自贸区的参展企业提供全程法律保障。鼓励有条件的律师事务所设立境外分支机构或者与国外律所建立联营关系,提升跨境服务能力。目前,霍尔果斯市2家律所在境外设立了分支机构,4家律所与国外律所建立了联营合作关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