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讯(□李增高通讯员王鹏飞)近年来,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伊犁边境管理支队霍尔果斯边境管理大队霍尔果斯口岸边境派出所始终秉持“立足大特区、服务大发展”的思路理念,将被动式接待转变为主动式服务,让“异乡客”感受到“家乡暖”。长期以来,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激活基层基础这一深厚本源,以争创“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契机,着力夯实新时代公安工作现代化发展根基,推动多元化矛盾化解、“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强化治安防范,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阵地前移,防范化解矛盾纠纷
五一节假期间,霍尔果斯口岸迎来了一波旅游高峰期,辖区内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国门景区等地更是成为边境旅游的网红“打卡地”,数以万计的游客怀着急切的心,满怀期待地在办证大厅等待办证进入中哈合作中心贸易区参观购物,派出所民警穿插在人群中不断地向周边游客进行宣讲,对因排队产生的小摩擦、停车产生的剐蹭等突发事件都会采用多元化方式进行调解。
派出所针对旅游高峰、人员聚集易引起矛盾高发实际,联合社区、司法所等力量在旅游区前置调解室,现场调查取证、实地提供法律援助、就地化解矛盾纠纷。
5月27日,霍尔果斯口岸边境派出所接到一起国际贸易公司人员报警求助。
“我的货物已经超过很多天都没有到哈萨克斯坦了,太影响我们公司的信誉了,我需要赔付违约费用!”双方公司就违约事件发生了纠纷。
这是一起典型的违约事件,由于是民事纠纷,民警将双方引导到“智慧警务”小程序上,由驻所律师为双方调解。经过调解,双方很快达成了协议,违约方向国际贸易公司赔付相应的违约金,达成了和解。
让警务顺应时代发展,在依托霍尔果斯市一站式矛调中心、驻所律师工作站的基础上,让矛盾纠纷化解率提升到了95%以上,实现“民转刑、刑转命”案件的零发生,跑出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加速度”。
今年以来,派出所累计开展法律法规宣传269次,帮扶困难群众1095余次,服务国内外游客3.7万余次,用惠民、利民、务实之举在辖区“实力圈粉”。辖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结对共建,用心用情服务群众
结合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派出所全体民警与困难少数民族群众“一对一”结对帮扶,民警苟云翔先后联系街道、社区为结亲对象艾尔江·巴哈提募捐1.2万余元善款、100余件生活物资,协调教育局和学校为艾尔江子女减免课后延时服务费和校服费。艾尔江·巴哈提写了400多字的感谢信,感谢他的结对亲戚苟云翔一年以来的照顾和帮助。
同时,派出所与“蚁族力量”“壹基金”慈善机构等公益平台沟通协调,为10名贫困儿童争取专项助学资金,为辖区学校捐赠书籍、生活物资价值30余万元。在疫情期间更是通过智慧警务平台等渠道,帮助农户销售滞销水果40余吨,用一件件小事拉近了警民心,用一桩桩实事浓厚了警民情,营造了“邻里和睦、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和谐氛围。
智慧警务,做实便民利民举措
“6月3日,我和民警一起调解了两起矛盾纠纷、参加了一次平安志愿者服务活动,积累了2800多积分,积分可在线上商城兑换,也可在线下超市、餐厅、洗车行等场所换取物品及服务。”辖区居民李思友说。
派出所联合社区,在霍尔果斯市智慧社区在线平台搭建了涵盖安全防范、公安业务、便民服务3大板块29项功能于一体的智慧警务平台,便民服务选项跃然眼前,让辖区群众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各类便民服务,不断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运用“线上积分+线下奖励”“线上吹哨+线下集合”的方式,用实际成效落实了“治安与治理协同,警务与服务相融”的要求,充分发挥了智慧引领警务的工作效能,极大调动了辖区群众的积极性。
依托群策群力协助做好年均百万流动人口登记服务管理工作,成功培育出了以警地党员为主体的群防群治品牌“五支力量”(平安骑手、人民调解员、国门义警、网格员、楼栋长),驻地多个社区更是分别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评选为平安社区。
“今天你积分了吗?”这是在辖区群众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赚积分、花积分已经是霍尔果斯市市民的新风尚,小小的积分,让群众从平安建设的“旁观者”变身为“参与者”,用“小积分”兑出了社会基层治理的“大平安”。
“公安服务向前一点,人民群众就方便一点”这一理念,在霍尔果斯口岸边境派出所早已形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工作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