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是城市流动的“名片”,每天驾车穿梭于城市大街小巷的出租车司机是这座城市时代变迁最好的见证者。开出租车十多年的邹朝江,经历了霍尔果斯点点滴滴的变化。

“老婆,我出车啦!”“好的,路上小心。”新一天的劳作,总是伴随着家人重复了千百遍的叮嘱。挂挡,起步,把“空车”指示牌亮起来......邹朝江驾驶着蓝色出租车缓缓驶向熟悉的街道。他说,刚开始跑车的时候,很多地方路况不好,这些年经过不断地改造和扩建,柏油路已经覆盖了霍尔果斯的大街小巷。如今街道宽了,看上去更有秩序,像一个大城市了。对于邹朝江来说,现在的生活环境相较于10年前好得太多了,街道两旁花团锦簇,绿树成荫,建筑精美,更多的公园和绿地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十年来,霍尔果斯市政道路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区道路总长由2014年的67公里增长到现在的104.93公里,路网结构逐步完善,通行能力稳步提高,居民出行更加便利。

时光匆匆,城市的变化无处不在。平房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高层住宅和商业综合体,万达广场、友谊路步行街、中亚风情街等购物中心和特色街区吸引着众多消费者,曾经冷清的地段如今也变得热闹非凡。“以前城区没有现在这么繁华,霍尔果斯越来越开放,城市的建筑景观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慕名而来。”邹朝江说。

话音刚落,邹朝江就载上了游客驶向第六代国门,“这是霍尔果斯的第六代国门,放眼望去,你们一定会感觉到震撼。”随着外贸的蓬勃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第六代国门于2018年9月27日正式通关运营。“以前这里哪有现在这么热闹,除了做出口业务的客商和工作人员,很少有人往这儿跑。现在游客络绎不绝,每天早上十一点左右停车场就满了,有时候他们还叫我帮忙拍照,不知不觉拍照技术都练出来了。”邹朝江说。


十年来,霍尔果斯不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档次,优化旅游环境,累计接待旅游人数5401万人次,旅游收入646亿元,旅游接待能力大幅提升,跨境游、购物游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邹朝江说,载过这么多游客,他们对霍尔果斯的评价是城市美、环境好、服务优,非常适合居住。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纵深推进,霍尔果斯不断提升开放层次,已成为海内外客商投资兴业的一片热土。邹朝江说:“这几年每天都会在综保区、南部产业园区等地往返几趟,以前我根本不懂优惠政策啥的,现在‘五免五减’、综保区保税加工、免申请配额等政策我都略知一二,有时和乘车的企业家也能聊上几句,算是为霍尔果斯的发展尽了一份绵薄之力。”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基石,也是霍尔果斯企业发展的“金名片”。2014年,霍尔果斯登记市场主体1237家,2024年已达到15007家,展现出蓬勃发展势头,这些都是霍尔果斯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在霍尔果斯,像邹朝江这样坚守在出租车岗位的司机有130多名。一天天,一年年,在也有风雨也有晴的街道上,出租车井然有序地穿梭在大街小巷,始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用最朴实的劳动守护着深爱的城市。如今,四通八达的路网、雅致美观的街景、日益完善的设施、时尚舒适的新居……目之所及,风景如画,一幅天蓝、水清、地绿、宜居的城市建设美好画卷在霍尔果斯徐徐展开,处处彰显着活力、释放着魅力、蕴藏着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