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做好产业是关键。连云港援疆工作组积极抢抓农业现代化发展机遇,投入援疆资金建设霍尔果斯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引进无土栽培技术与智能化设备,在霍尔果斯培育出亩产超25吨的“科技番茄”,为边疆农业注入“智”造活力。

(藤蔓上挂满了番茄)
8月14日,走进霍尔果斯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智能大棚,一排排番茄秧苗整齐排列,叶面鲜绿,垂吊的藤蔓上挂满了沉甸甸的番茄,有嫣红的、嫩绿的,个个晶莹剔透,饱满多汁,工人们忙着采摘、分拣、装箱。产业园的番茄采用椰糠作为栽培基质,运用双层高分子功能膜覆盖系统、多层次管道加热系统、智能精准控制系统、二氧化碳回收利用系统等技术体系,产出的鲜食类番茄沙瓤多汁、糖度适宜,其中,霍尔果斯番茄、霍尔果斯樱桃番茄已被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饱满多汁的番茄)
霍尔果斯农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袁伟说:“霍尔果斯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是连云港产业援疆的一个标杆项目,2020年5月开始建设,在连云港1.035亿元的资金支持下,建成了400亩的双层充气膜半封闭智能温室,配备了无土栽培和智能环控等前沿技术,实现了产量和产值的双突破,每亩番茄产量25到40吨,亩产值约40万元,一年能生产近7000吨番茄,年产值达9000万元。目前,我们的番茄75%销往新疆本地,25%发往北上广深这些城市。”

(工人正在运送番茄)
产业园的魔力不止于高产高效,更在于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捧起金饭碗。马磊和妻子在这里工作一年多,每天结伴上下班,稳定收入让小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一个月6000多块钱工资,离家非常近,以后会更加努力干出更好的业绩,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霍尔果斯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员工马磊说。


(正在对番茄进行包装)
从“输血”到“造血”,霍尔果斯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不仅带来了技术和资金,更培育了科技农业、品牌农业的新业态,真正实现了让“一根番茄藤”串起一串就业岗位。

(等待发往全国各地的番茄)
连云港援疆工作组产业就业室主任李小华说:“霍尔果斯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是‘十四五’期间连云港市重点援建的产业项目,实施这个项目的主要目的是打造产业标杆,推动霍尔果斯农业科技化、工厂化和绿色化发展,真正实现产业援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截至目前,这个项目直接创造就业岗位160余个,间接带动包装、物流等产业链就业岗位500个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面向‘十五五’,我们将和农科集团一起,通过增加种植品类、开展番茄深加工和推广二氧化碳施肥技术等措施,实现霍尔果斯农业向科技化、低碳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