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尔果斯政府网站!
今天是:
无障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卡拉苏社区绘就民族团结幸福画卷

时间:2025-07-31  文章来源:霍尔果斯市零距离  作者:  

霍尔果斯市卡拉苏社区充分发挥“智慧社区”优势,创新思路举措,积极构建“互嵌式”社区环境,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日常工作深度融合,绘就了“石榴花开别样红”的幸福画卷,先后荣获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精神文明单位等称号。

漫步社区,从陈列哈萨克族刺绣的孔比民族服饰店到提供特色诊疗的吴医生蒙医诊所,再到飘散着香气的新疆特色美食摊点,卡拉苏社区倾情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在中亚风情街、友谊路步行街等旅游核心区布局商超、餐饮、医疗服务等多元业态,形成民族文化与商业服务“插花式”交融的格局。

“现在下楼买东西、吃饭,几步路就能体验到不同的民族特色,感觉特别好!”居民岳勇凤由衷赞叹,“维吾尔族大姐的馕又香又脆,我们家每周都要买几个!”

为凝聚治理合力,社区积极发掘群众“能人”,成立满天星志愿服务站,组建“国门玫瑰”“青叶”“暖阳”等14支志愿服务队,培育志愿者1117人。创新“1+3+3+N”群防群治机制,发展百余名群众监督员成立“老街坊”志愿监督队,通过管理关口前移,结合积分兑换、评先评优等激励措施,有效管理社区流动人口。“我们平时就在社区转悠,看到新商户、新居民就主动介绍环境,同时帮社区干部留意流动人口情况。”老街坊队员努尔兰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自身的责任。

社区以“我们的节日”为纽带,深入开展“国门石榴籽·籽籽同心”系列活动,巧妙融入“国潮·非遗”“国风少年”等元素,端午节粽香国门,各族居民一起包粽子、编彩绳。肉孜节馓子飘香,大家载歌载舞,分享传统美食。春节写春联、送祝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陌邻”变“睦邻”,“百家”成“一家”。居民马晓燕感慨:“以前过节自家人聚聚,现在社区把大家聚在一起,不同民族习俗交融,热闹又温暖!”

社区着力培育“家在国门”“满天星志愿服务”“国潮文化”等基层治理品牌,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龙抬头·开笔礼”“国服宣传”“国潮·非遗”等活动。通过非遗展演、民族乐器演奏、传统服饰展示等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有形有声”的方式融入社区日常。“参加‘国潮·非遗’活动,我不仅学会了哈萨克族刺绣,还交到了很多不同民族的朋友!”学生李雨桐说。

依托“智慧社区”平台,社区搭建线上物业系统,开通生活缴费、生活查询等四大功能,提供水电、燃气、暖气等14项生活费用缴纳服务,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以前交燃气费要跑好远,现在在手机上就能搞定,太方便了!”居民布爱加尔对线上服务赞不绝口。社区还利用大数据精准匹配就业需求,定期举办“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提供销售、出纳、库管等岗位,累计帮助2000余人实现就业,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线上开通意见建议平台,居民可一键反映困难诉求,实现“问题直报、过程跟踪、结果反馈”全流程线上闭环,目前已累计收集并办结意见建议200余条。同时,整合线上资源,形成5大类32项红色代办清单,推出“一键预约”功能,组建由136名党员干部组成的“红色飞毛腿”队伍,为居民提供代买代办、政策咨询、医疗陪护等贴心服务,累计办实事3000余件,惠及群众5000余人次。“多亏有志愿者帮我代办医保手续,不然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独居老人隋克芝感激地说。

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在8个小区设立居民调解室,开通“四个一”法律服务平台,提供在线法律咨询。开展500余场普法宣传活动,成功调解矛盾纠纷27起,引导居民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法治观念。“社区的法律服务特别贴心,遇到合同纠纷等问题,线上就能得到专业解答,经营更安心了!”商户李娜道出了所有经营者的心声。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